哥哥上小學之後,我們也讓妹妹去念幼兒園,這樣我偶爾可以在家裡接一些案子,保持一個跟外界接軌的狀態。我很喜歡待在家裏(工作),有一張很好打電腦的餐桌跟充滿北歐風的椅子,躺著看書很舒服的沙發、加上窗外陽光投射在家裡白色石牆上而產生的自然光,一杯咖啡、一份自製早餐,自在而舒適,想著,若是能跟更多人分享這樣的美好,那豈不是很棒?有了這個念頭放在心裡,想著有一天,我想要跟更多人分享一個美好的、像家一樣的空間。
陪伴妹妹的過程中,我很享受跟她一起發掘新事物,孩子的觀察力很敏銳,她總是樂於跟我分享許多她發現的樂趣,那些事情往往在大人眼中是毫不起眼的,在孩子眼中全都是寶物。所以我常常透過妹妹的眼睛去看四周,想著如果我是妹妺,那她會發現哪些事情是我看不見的。
於是,每天早上或下午,我總會給自己一些時間出去晃晃,重新認識這個我剛搬來的地方,去聽聽市場賣菜大嬸在聊什麼、故意在早餐店聽隔壁桌聊天、走到無人巷弄去探險、美術館圖書館晃晃看這兒的人喜歡什麼類型的藝文收藏。
有一天,我一樣漫無目的地騎著車探險,路段進入中港慈裕宮變得有點安靜,房子的高度也相對低矮許多,前些天路邊的鐵炮百合大開花,我還停下車來路邊即興速寫了一張圖。
想著不如停下車,展開一小段的徒步之旅好了,遠遠的一棟紅磚紅瓦的三合院吸引我目光,除了古厝翻修的極完整之外,那門牌上的字著實有趣味,斗大的「番社」二字讓我開始想像這裡以前應該是跟原住民有關吧!
小小巷弄裡的住家不多,也看不出前後門的區別,緩下腳步後發現這裡有些古老有些慢,當時,我還不知道這裡是整個竹南地區歷史文化的起源地,還以為只是一個浪漫的地名。
發現這個小天地之後我便常常去駐足拍照,捕捉那裡的紅磚老屋在陽光照射下不同的琥珀色光影,屋頂瓦片在襯著藍天的時候美得像一幅畫、光看整片紅磚時卻覺得古意十足,幾戶人家門口擺放一疊疊金色的紙,帶點靛青色的老舊門片、綿延的紅磚、成疊的金紙,這顏色組合看的我目眩神迷,恨不得自己是攝影大師可以拍出世界第一的得獎照片來讚嘆她的美。
我不知道番社是什麼地方,也不知道為何這些人要在門前曬金紙,而這些問號,卻是引導我一步步進入他的引子。
「當你真心想要完成一件事時,整個宇宙力量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。」